4月21日下午,在第23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第六届复旦大学读书节暨拉开帷幕,同时复旦大学图书馆百年馆庆也正式启动。贾平凹表示,自己写作的重要资源和背景一个是中国传统经典,一个是家乡那融合了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独特乡土文化。
2018年《人民文学》第5期,将刊发莫言新剧《高粱酒》,此剧改编自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
网络上时常流行“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红楼梦》往往高居榜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或许在于,学界对《红楼梦》汗牛充栋的研究,过度依赖于某些材料而加以曲折考索,而在文学一面却有所缺失。
方大曾是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抗战期间最活跃的战地记者,本书进一步追寻和复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抗战事迹。本书作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高级编辑冯雪松通过对新史料的梳理、发掘、实地寻访和对家人的多次深入访问,发掘了百余张方大曾私人照片。
《金雨滴》是张之路的一部原创力作。作品由一辆凤凰自行车引出一段少年往事,从而道出了一个关于友情、感恩与自我救赎的故事。张之路以犀利而精准的笔触,描写当下的社会、人心,鲜活而极具典型性。在这部幻想小说中,主人公老张与自己的少年、青年以及中年时光劈面相遇。
“中国人的历史”系列是申赋渔正在进行的一个写作计划,他计划用十年时间,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将这一系列作品完成。与之前的作品《匠人》《一个一个人》所描述的小人物故事不同,“中国人的历史”就像是一条星河。
2017年,一部反腐纪实文学《追问》让作家丁捷为读者熟知。近日,他又推出政论散文集《初心》,丁捷称之为《追问》的“再续篇”“答案篇”,一场彻彻底底的问心之旅。
继《山川记》之后陕西作家王妹英的又一长篇作品《得城记》出版。《得城记》为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重点作品,首先在《中国作家》杂志刊登,后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并获得“《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大奖”。
继《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之后,《中华读书报》资深记者舒晋瑜新作《深度对话茅奖作家》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认为,舒晋瑜是一位兼具经验与学养的提问者,她的茅奖访谈在各抒已见、众声喧哗中呈现了这项中国最重要文学奖的繁复面相。
从1973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作家张炜的写作生涯已逾四十年。从《古船》《九月寓言》到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你在高原》再到《独药师》《艾约堡秘史》,他的小说一直以纯文学的写作路线,构建着他的思想星球。最近,张炜推出了他的随笔新作《海边兔子有所思》。
如果说《人类简史》讲的是人类从猿到人、从弱势群体到食物链顶端的进化历程,最近由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讲的就是人类认知方式的演化历程。认知,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在《玩儿》精装典藏版中,于谦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养猫、粘鸟儿、养鸽子、摸鱼、遛狗、熬鹰、驯马的各种心得体会。字里行间都浸润着亲切、厚道、朴实、局气的老北京四九城内的文化气息,稚儿擎瓜柳蓬下,细犬逐蝶深巷中,百姓烟火人间温情尽汇于此,堪称人间大美。
大器晚成的曹乃谦一直是文坛上的隐士。他以独特、质朴、充满“莜面味儿”的文字征服了读者,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的高度评价。马悦然亲切地称曹乃谦为“乡巴佬”,并将他与莫言一道列为中国当代一流的作家。
前段时间,长和系掌门人李嘉诚宣布正式退休,长子李泽钜接替重任。李嘉诚的卸任,意味着香港“超人”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长和系新的时代。回顾李嘉诚七十余年商业史,这位九十岁高龄的香港“超人”,他的故事仍旧值得去研读。
日前,《电影的真相》在京出版。该书集结了影评人“图宾根木匠”自2010年至今的电影评论文章,书中收录的文章除了运用各种类型的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电影理论观点和电影术语外,还细致入微地为读者以及资深影迷提供了详实的影评创作技巧,在保证文章趣味性的同时,不失专业性和实用性。
《新时代大国治理》首次以政治学角度,从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新时代社会主义基层治理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探索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历史由人书写,而传奇人物的感情与抉择,往往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这一个个闪光点、转折点,往往都是由当事人在那一刻的荷尔蒙决定的。每段历史,都弥漫着纷飞的荷尔蒙。他们的精神和热血,一直温暖着我们。
近日,王安忆新作《麻将与跳舞》出版。谈及书名,王安忆表示:报刊与电视里的征婚启事,常常有这样的文字:“麻舞不沾”或者“麻舞者勿扰”。前者是表示品质的正直,无不良嗜好;后者则声明有嗜好者谢绝。“麻舞”两个字是麻将和跳舞的简称,我想让这两项活动卸下曾经承担的思想重负,回到本来面目。
提起二战,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当年的新闻标题,而是一个个画面:诺曼底登陆中冲向海滩的士兵、怒目而视的丘吉尔、战争胜利时拥吻的水兵与护士……在文字过时之后,这些照片依然不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成为历史的标志性画面
如果为2017年的艺术新闻寻找一个霸屏的关键词,那“梵高”这个名字绝对是无人能及的。自《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上映以来,有关于影片情节及制作过程的文章层出不穷,至今仍有余温。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喜爱梵高的理由,梵高所处的是一个与世俗反抗而不能的世界。
本书汇集了龚曙光自2011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与张炜、韩少功、残雪、余秋雨、王跃文、阎真、李修文七位著名作家的深度对谈,内容包括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文化传播者的当代使命、文化人的宿命与抗争等方面。
在科幻界素有“大刘小刘”的说法,大刘是指一个人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抬高到世界高度的科幻国民作家刘慈欣,而小刘,正是接连将《三体》《北京折叠》翻译介绍到西方的华裔作家刘宇昆。除了众所周知的译者身份,刘宇昆自己也是个举足轻重的科幻作家。
这部诞生于40年前的法国却精准诠释当下世界的预言之作,包含了上百部小说,上千种阅读快感和全体人的人生,是一部“无法归类”的文学经典,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堪称当代的《人间喜剧》,写出这个时代允许写出的一切,覆盖这个时代所有的文学。
近日,散文作家李舫发布新书《纸上乾坤》,评论称它为一部“烧脑”之作。不同于当代散文随笔创作趋向愈来愈“小”的东西——小事象、小题材、小人物、小情绪,不耗费读者的脑汁,所见即所得,《纸上乾坤》反其道而行之,走宏大叙事之路,“大”字力透纸背。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16世纪至今共70位探险家的笔记本,笔记本中记录的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千奇百怪的探险际遇令人惊叹不已,让读者通过探险家的视角,跟他们一起参与到在冰川、高山、沙漠和热带雨林的冒险活动中,仿佛身临其境。
2011年与2015年,本书作者先后推出了《版权贸易十一讲》与其修订本《版权奇谈完全手册》。两个版本推出后,广受出版与版权界欢迎,一些开设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学校还将该书列为教材。
公式“无情”,计算“无趣”?为何“奥妙”的数学老是被塑造成“练习集”、“万题选”而使人“懊恼”?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最新打造的数学科普丛书《影响孩子一生的魔幻数学》于2018年1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打开“魔数师”的百宝箱,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魔幻数学之旅。
2018年1月12日上午,作家毕淑敏和翻译家朱虹携首部中英双语版新书《温暖的荆棘》亮相201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与现场读者分享了创作故事以及人生经验和感悟。本书已由天地出版社出版。
1月6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老爷子朱旭》在北京人艺菊隐剧场发布,该书作者是朱旭的妻子——已故北京人艺演员宋凤仪女士,书中记录了朱旭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路。
面对全球经济和技术变化的新形势,萨提亚带领微软重新确立企业使命,“刷新”思维,改变战略合作,不断巩固业务,使微软成功转型为一家着眼未来的科技巨头。为了与读者实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思考,2017年9月,萨提亚·纳德拉出版了《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一书。
此次新书研讨会主题为“青春话语的新世代生长视域”。不同于以往70后、80后作家笔下的青春的味道,《发光体:让世界看见你》之有欢声笑语也有彷徨失落,有异国风情也有望月思乡;还包含了自信的微笑和失败后敢于重来的勇气与豪迈。正在经历成长和蜕变的青年人或许能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继续前行的动力与决心。
12月24日,一部主打“新友谊,新闺密”概念的都市情感小说《北京宴》在京发布。小说讲述了四个北漂女孩的友谊故事,女公关年小舞、记者李佩娟、日语老师安素、漫画迷小Q和女作家碧生身在北京打拼,闺密之间发生了很多有笑有泪有血的故事,通过她们的生活与梦想,交织出一幕幕痛并快乐着、美丽却又伤感的闺密情愫。
区块链作为颠覆性的支付系统正在挑战全球经济秩序,改写我们习以为常的游戏规则,未来或许会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新技术,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科技趋势。而《区块链:量子财富观》一书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本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防伪的图书,短短半年时间已经印刷6次,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关注。
在一些高科技产业领域,中国正在从跟跑到并跑,甚至成为领跑者。过去3年里,笔者走进“独角兽之城”北京、“筑梦之城”深圳、“智造之城”青岛等城市,走近华为、海尔、比亚迪、华大基因、京东方等企业,对话任正非、张瑞敏、王传福、汪建、王东升、雷军等企业家、创业家,揭示“领跑型企业是如何炼成的”,解构“领跑力”背后的密码。
“鲁迅文学奖”得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鸣生首次涉足中国教育领域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徳能无量》日前已由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出版。 作者深入调研采访,以广东黄埔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多年来开展德能教育为案例,全面生动反映了德能教育帮助学生提升道德素质,爱国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顺利走向社会的成长故事和文明新风。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仅丰盈了中国人的生活,更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灵。展现中国茶美学、茶生活之书《在一杯茶中安顿身心》近期由广东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从文化和审美意蕴层面为读者展现茶的魅力。
《玩家意识》是“玩具思维”三部曲的第二部。这本书意在洞悉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身份认同,揭示从完美主义到玩美主义的商业新美学、从功能红利到玩家红利的产品新视角,以及从定位理论到玩家意识的消费者和经营者身份新变化。
在消费升级的年代,就衣食住行而言,仅仅是物质的功能层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以居住环境为例,人们不仅希望房屋可以遮风避雨,更希望自己的居所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如何让自己的家拥有自我个性的独特品味?
《十八史略》是简明叙述中国历史的启蒙书。作者曾先之经历了南宋灭亡至元朝建立,最终选择隐世不出,以“草根”学者的视角,采撷《史记》《五代史记》等正史记载的史实,以时间为轴,以帝王为主线,全景再现从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人工智能、量子力学等等,为我们从物质概念来认识人类命运提供了新的角度。面对“未来”这个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成果,也代表着人类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全新模式。
本书在对经典的现代性阐释和转换中,将经典普及化、大众化,使一般读者也能吮吸经典的养料。比如:何为“无为而治”,如何做到“无为而治”,“少干预”的根本依据,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做小事,为什么一定要有服务意识,等等,深入浅出,带你读懂《道德经》,教你运用《道德经》。
《古建筑日读-每天学点古建筑知识》在出版形式上主要采取“日课”的形式,即一日一课,将系统的古建筑知识行拆分,读者每日读一篇图文结合的小文章并从中了解一古建筑方面的基础知识。
。《南方的秘密》直面主流生活,勘察世道机要与人性本相。评论家吴义勤认为,“这是一部有很强烈的时代感,同时又是有着生命温度的一部小说。”